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郴州KTV招聘网 > 郴州热点资讯 > 郴州励志/美文 >  本末勿倒置

本末勿倒置

2022-10-03 01:39:27 发布 浏览 752 次

本末勿倒置

《战国策·齐策》载:齐王派使臣出访赵国,会见了赵威后。赵威后接过国书,还没拆开,就向齐使问道:“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百姓衣食无忧吧?国君的身体安泰吧?)”齐国的使者听了很不高兴,说:“我奉敝国国王之命,前来访问贵国,现在你先问年成和百姓,而后问国王,这岂不是先贱后贵,贵贱颠倒吗?”赵威后答道:“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如果没有好年成,哪里有百姓的好日子?如果没有百姓,哪里还有国王?所以我才这样问。难道要我舍本问末、本末倒置吗?)

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舍本求末、本末倒置的事情,尤其表现在对人的要求上。选择配偶时,有些男子常常以貌取人,注重的是对方的容貌是否姣好;有些女子则看重的是对方口袋里的钱财,至于学识如何、人品高下,则置之不问。

同样,在用人上,舍本求末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尽管口头上都在说着“求贤若渴”,都有广纳天下贤才的气度,但实际上,在那些有用人决定权的人眼里,对人才的评定,并不是注重业务能力有多高,而是该人有多高的学历、会几门外语、是否听话之类。再如评职称,谁想要高级职称,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不管此工作是否用得上外语,即使汉语尚未学好,只要外语过关,就有了评高级职称的硬件。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这样,硕士、博士必须会一两门外语,这种近乎多余的要求,使许多学子在背外语单词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影响了本专业的深造。我们也理解,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一个人若能掌握一两门外语,确实能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有助于他拓展视野,了解本专业最新学术动态,或者能为日后进入外企工作提供条件。但是,这些情况毕竟只符合一部分人和部分专业,而大部分毕业后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也与外语无关的学生,却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苦学外语。而从实践上看,许多学子花大量时间背的那些外语单词,除了换一张文凭,工作几年以后就都还给老师了。不管什么知识、技能,能在实践中派上用处是最为要紧的。学习不是目的,使用才是目的,花掉大量宝贵的时间学一些在并无太多用处的东西,实在是对生命的浪费,是对人才的戕害。

务通人情

和洽,字阳士,汉末魏初汝南西平(今河南省西平县)人。汉末他被举为孝廉,曾投奔荆州刘表,很受刘表的优待;后事曹操,任丞相掾属、侍中等职。曹丕代汉,任和洽为光禄勋,封安成亭侯。明帝即位后和洽转任太常,封西陵乡侯。和洽为官清贫俭约,以至卖田宅以自给,死后谥为简侯。

袁绍占据冀州,派遣使臣迎请汝南郡的知名人士。和洽认为:“冀州土地平坦,民众强悍,为英雄俊杰所利用,是古今争战用兵的地区。袁绍虽然现在强大,然而英雄豪杰正蜂拥而起,他未必可以保全。荆州地势险要,山中民众容易依赖,虽然刘表没有远大的志向,但是爱惜人才,可以投靠。”于是他带着亲戚故旧向南投靠刘表,刘表以上宾的礼节接待他们。

曹操平定荆州,征召和洽任丞相掾属。当时毛玠、崔琰以忠正清廉受到重用,他们选拔官吏只以节俭为标准。和洽说:“国家大政,在于权位与人才,不能只以选人者个人某一个方面的嗜好选用官员。注重俭约朴素,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只以这个方面片面地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就会失掉很多有用的人才。如今朝廷以官员衣服和车辆的新旧,来评定是否清廉,致使各级官员故意穿着脏破的衣服,把车马收藏起来,看似清廉,其实虚伪。设立教令,观察风俗,贵在合度适宜。古人推行教化,务必使人情通达。凡是偏激过分的行为,必然误导视听,造成隐瞒伪善的风气。”

曹操是一位旷世英雄,重法治,明赏罚,惟才是举,用人得当,容易听取别人意见。但是他生性多疑,也同样容易轻信他人的谣言。有人告诉曹操,说大臣毛玠在背后诽谤他。曹操听后,极为愤怒。和洽知道后,当即替毛玠辩解:毛玠素行有本,信守节操,请求曹操明察。

曹操说:“毛玠不但暗地里诽谤我,而且又为崔琰的死怨忿叹息,实为国法所不容,且有损于君臣之间的恩义。先前萧何、曹参与高祖刘邦从贫贱时起事,建立了功勋。高祖每次陷入困境,二人都全力支持,充分地表现出为臣之道,所以福泽能延至后代。我之所以不听取你的意见,也是为了表明我重视臣下报告的情况。”

和洽据理力争,说:“如果真像有人说的那样,毛玠的确罪责深重,非天地所能容,臣下也不敢为他辩解而忘了君臣大义。我只是认为毛玠本是一般官员,因受到特别提拔才身居要职。多年来一直受到宠信,为人刚直,忠诚公正,为很多官员所敬畏,不应该有不良行为。然而人心难保不变,应该明确查证是否属实。毛玠如果真有其罪,就应该公告天下。如果无罪,那就是有人诬陷大臣以误主听。”

和洽所言,合情合理,不容辩驳。曹操听了,只得以“正有军事行动”为借口,将此事敷衍了过去。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