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居相位
建炎四年()十一月申辰日,秦桧和妻子王氏以及婢女奴仆一家人从金军中夺取涟水军水寨的船从海上返回宋高宗赵构的驻地。丙午这一天,秦桧拜见宋高宗。丁末日,秦桧被任命为南宋的礼部尚书,并接受皇帝赏赐给他的银帛。
秦桧返回南宋朝廷时,他自称是杀死了看守他的金人以后登船逃来的。朝臣们多数人都说秦桧同孙傅、司马朴等人一起被金军拘禁,而怀疑秦桧一个人独自归来;另外,他们又认为从燕地到楚地有二干八百里,跨越黄河大海,难道就没有盘问秦桧的人?怎么会让他轻易杀死看守人而顺利南逃?即便秦桧被迫跟随挞懒从军,金人放他回来,他必定要把他的妻子亲属扣留为人质,怎么可能让秦桧和妻子王氏一起回来?对此秦桧自己也无法自圆其说,但他昔日的老相好宰相范宗尹和同知枢密李回却极力为他辩说,既奏其忠又荐其才,宋高宗对秦桧也极为重视,第二天就亲自召见了他。秦桧一见高宗就首先提出:“如果想求得天下安然无事,宋金二朝就要划归各自的领地,南自南,北自北,互不干扰。”同时首奏自己草拟的、送交挞懒的求和书。宋高宗说:“秦桧朴实、忠诚超过了一般的人,我得到他后,高兴得晚上都睡不着觉。”高宗任命秦桧为礼部尚书,不久擢参知政事。
以后秦桧的目标就是图谋相位,保证其议和投降阴谋的落实。当时的宰相范宗尹,秦桧表面上虽尊重他,暗地里却想方设法排挤他下台。范宗尹原来的宰相位缺空了一段时间,秦桧憋不住了,到处放出风声说:“我有二条计策,可以轰动天下。”别人问他为何不讲,他露骨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合适的宰相,因此无法实行。后来他干脆对高宗说:“如果用我当宰相,我有耸动天下事。”秦桧所谓的两条妙计,其实就是南北的士大夫互相联系和将原来山东、河北的人送回北方,实际就是“南自南,北自北”投降方针的具体实施。宋高宗为早日达成和议,遂在绍兴元年()八月任秦桧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也就是将国家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他。
秦桧上台以后,为了加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设法把左宰相吕颐浩排到镇江去建立起都督府,专掌军事,一面设置了“修政局”,自任提单,收罗党羽,安插其中,逐步培植自己的力量。秦桧刚担任宰相的时候,凭借过去所谓“存忠赵氏”的经历,欺世盗名,的确迷惑了不少人,人们以为他一定能够完成拯扶宋室的重任。然而,一年下来,秦桧除了一些行政事务以外,主要是不遗余力地独断专行,任人唯亲,排斥异己。他的所作所为激起朝官士人的强烈抨击,所谓二策也招致了广大军民的纷纷反对,连宋高宗也因和议并未迅速达成而对秦桧表示不满。于是,在吕颐浩的反击和御使黄龟年的弹劾之下,宋高宗迫于舆论,在绍兴二年()八月罢免了秦桧的宰相职位,把他贬为观文殿学士,负责江州的太平观里的事务。
秦桧被罢相位之后,人虽赋闲,但贼心不死,时刻图谋东山再起。绍兴二年之后,金兵在陕西中原战场上打了败仗,局势向有利于南宋的方向发展,金朝被迫又重弹和议老调,这也正中一向期望和议的宋高宗的下怀,在他心目中,秦桧始终是他“诚实可倚”的得力助手,于是秦桧又被重新重用,绍兴七年()正月,拜秦桧为枢密使,又有了相当宰相的权力。
秦桧的再次出山,得益于右相张浚的牵引,但身为宰相又是抗金派的张浚自然又成了对秦桧的绊脚石,秦桧再次暗中捣鬼,使张浚因委任将帅措置失当引咎辞职。张浚原先对秦桧评价很高,认为他在靖康中建议立赵氏,忠诚可靠,有办事能力,可与共天下事。但经过几个月的共事使他看清了秦桧奸诈阴险的嘴脸。这时候高宗有意立秦桧为宰相,却又怕群臣反对,便试探地问张浚的意见,张浚直言不讳地回答说:“我与他在一起共事,始知秦桧的阴暗。”高宗只好改任赵鼎为相。张浚的态度更激起了秦桧的忌恨,当张浚被流放岭南时,赵鼎等人奋力营救,秦桧非但默不作声,反而以造谣诬陷的手法离间原本亲密的张赵关系,他对赵鼎说:“皇帝召见你为相,但张浚却从中进行阻挠。”一句话既使赵鼎不满于张浚,又改变了他素来讨厌秦桧为人的看法,收得一箭双雕之效。此后,秦桧表面上极力奉承赵鼎,一切都按赵的意思办理,骗取了赵的进一步信任,在赵鼎支持下,绍兴八年()三月,秦桧再次被宋高宗任命为右相。几个月后秦桧就设法将赵鼎排挤出朝,这样朝政大权也就完全落入了秦桧手中。晚年赵鼎和张浚在福建相遇,谈及此事时,二人才知道当时他俩被秦桧出卖了。
残害忠良
秦桧从再次任相到绍兴二十五年()死去时为止,一直窃居相位达十八年之久,能够如此久居相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够迎合高宗苟且偷安的心理,坚决贯彻宋高宗一贯奉行的和议投降国策,倡行和议,卖国投降,并因此得到金朝主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