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为《论语》中的篇名《内则》为《礼记》中的篇名 《中
]《乡党》:为《论语》中的篇名。《内则》:为《礼记》中的篇名。
]《中庸》:为《礼记》中的篇名。
]《典论》:三国时期曹丕曾著有《典论》五卷,原书已散佚。这里或指另书,不详。
一世:一代。
鬐(qí):鱼脊鳍。这里指鱼或鱼翅。离肺:指分割猪牛羊等祭品的肺叶。
子:指孔子。
诗人赞美周公,就说:“盛满食品的食器,行列整齐地摆放在桌上。”以赞扬周公治国有方。厌恶凡伯之无能,就说:“该吃粗粮者,反而吃细粮。”可见古人对于饮食是多么的重视。其他如《周易》谈到烹煮食物,《尚书》说到食盐和梅子的调料调味。《乡党》、《内则》多处提及饮食之事。孟子虽然看不起那些讲究吃喝之人,却又说饥饿之人不可能懂得正常的饮食之味。由此可知,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正确的处事准则,并非轻易就能下结论。《中庸》说:“人不可能不吃不喝,却很少有人真正理解饮食的滋味。”《典论》也说:“一代尊贵者,知道建筑舒适居处;三代尊贵者,才能真正掌握饮食之道。”古人对于进食鱼或鱼翅以及分割动物祭品肺叶一类的事情,均有一定的法则,不曾马虎了事。“孔子与别人唱歌,若别人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他唱和。”孔圣人对于唱歌技艺这样微小的事情,都能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实在难能可贵。
余雅慕此旨,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有学就者,有十分中得六七者,有仅得二三者,亦有竟失传者。余都问其方略,集而存之。虽不甚省记,亦载某家某味,以志景行。自觉好学之心,理宜如是。虽死法不足以限生厨,名手作书,亦多出入,未可专求之于故纸。然能率由旧章,终无大谬。临时治具,亦易指名。
雅:极,甚。
灶觚(ɡū):灶口平地突出之处。这里指厨房。
故纸:旧纸,古旧书籍。
率:遵循沿用。
治具:置办饮食供张之器具。
我十分敬仰这种学习精神,每次在别人家品尝到美味佳肴后,我都会让家厨前往拜师学艺。四十年来,广泛搜集各家的烹饪技法。其中有些内容一学就完全掌握,有的只掌握了十分之六七,有的只掌握了十分之二三,也有完全失传的。我都逐一探讨其烹饪之法,汇集保存。虽然有些烹饪之法,不一定记录得很清楚,但也记下出自某家某菜,以此表达个人的仰慕之情。虚心学习,理应如此。当然,旧法陈规束缚不了厨师的灵活技巧,即使名家之作,也未必一定完全正确,所以不能只是专注于在旧书堆中寻找方法。但是能够按照有关书本的知识去实践,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过错。在临时备办酒席时,也容易有章可循,搞出名堂。